转自BBS: {人文与传播学院}[专业解码](对外汉语篇)
浏览量:362 回帖数:2
1楼
本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今年升为一本,虽然现今还没有毕业生,但是前景无限哦
本专业将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对外汉语专业学习和双语双文化的熏陶,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能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能熟练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来开展多种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其他有关涉外工作,如涉外文书写作,外事工作,外贸工作,翻译,涉外管理工作等,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出复合型、实用型的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课程由四个板块构成:
公共必修课(含学位课和非学位课):马哲、毛思、邓论、世政经、思德、法律基础(以上几门课改后有了改动、合并)军事、大学英语(一~六级)、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专业必修课(含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古文学、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通论、外国文学、基础协作、逻辑、英语听说等
另外还有为拓展知识面、适应面开设的多种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对于新生们下面就来做一下重点专业课程+学后感言啦:{自己是04级的,经验还不算很丰富,大家学习互补啦~}
现代汉语Modern Chinese:
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授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培养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并侧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语有关问题。
大一学年这门课是很重要的,基点占的比重也蛮大的,学弟学妹们可要好好学。我是张谊生老师教授的,教材《新编现代汉语》语法部分就是他参与编写的,也很敬业,有问题他都认真解答,为人随和幽默。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很枯燥,还有国际音标发音什么的,但是后来学得越多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虽说现代汉语听上去人人都会,但个中规律绝不能轻视,由于本专业的双向性,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如能稳扎稳打,对以后的课程甚至外教都帮助极大,很留学生交流时此感颇深。当然,上课的笔记也是相当重要的,帮助课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古代汉语Archaic and Ancient Chinese
主要学习古代书面语,涉及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音(格律)、语法等内容,熟练阅读古文原文,自主学习,学会使用工具书。
感觉大学的古文学习和高中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还是熟悉的文章,但是思考的范围和角度明显提高一个层次,一下子可能不适应,大二学年的这门课程也是相当重要的。要用灵活的思路去学习古文,查阅古书籍。在这里要提一下,多泡泡图书馆,翻翻那些陈旧的书籍对丰富思想是很有帮助的。虽然不是正统的中文系,但是学好这门课,增加这么一份文化底蕴对于今后的对外交流也是举足轻重的。王弘治老师的教授也得益颇多,熟记活用四角号码对于古文字的查阅既快速又方便。
中国古代文学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及重点作家作品,提高分析鉴赏水平,了解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
这门课程是大二大三两年学习完成的,内容很丰富,需要耐心的钻研。从古到今,一个漫长的历程,所学的知识远比高中的繁杂,不过这对学文科的学生来说应该还是驾轻就熟的。个人觉得这门课程自己多花时间阅读,汲取各书的精华,最重要的是沥青一个思路,在掌握脉络的基础上关注细节,善思多问。我们人文学院的优秀老师很多,师资力量很强的,这个资源要好好利用,平时私下也可以和老师多交流,他们都愿意倾囊相授的的,所以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不敢发问哦。
基础写作Basic Writing
讲授汉语写作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同时进行一定量的应用文写作训练,并侧重从对外汉语的角度训练写作能力和写作教学能力。
经历了高考作文的同学接触到大一的这门基础写作课应该也是能轻松应对的,给我授课的是周红老师,很和蔼的,她还参与高考作文出题呢。可能在高中的时候接触得较多的文体是议论文,散文,而现在踏入了大学,就要多关注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判断是非,所以在写作课上,看到的多数是调查报告之类的文章,时代性、社会性较强,难免会一下子不适应,但是多看多写就会慢慢习惯的。建议大家多阅读各大学的学报,借鉴一下,现刊过刊阅览室都有,随时可以去翻翻,开阔一下眼界,对以后写论文也很有帮助哦。记得那时候周老师布置给我们的考试是做一份调查报告,写出自己亲身经历,这样对自身真的是很有帮助。另外,课堂上还涉及到申论等问题的专业写作,总之这门课是挺实用的,能说会写,万事OK。
中国现当代文学20th Century Chinese Liturature
课程主要介绍从“五四”时期到当代的中国文学发生、发展历程,包括文学思潮、流派,重点作家和作品,,提高对象当代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
这门课程也是要大一学年完成的,看着厚厚的教材有些头疼,考试的时候要看的东西又是那么的多,那么我要说,这门课是“功夫在课外”,当然课本要把握住,也要挤出时间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那么你会发现,人物羽翼渐丰,脉络也逐渐清晰,主旨更容易把握了。可以挑一些重点作为自己的专门研究对象,这是个人建议。大一上半学期是杨剑龙老师教我们的,知道都市文化E研究院的一定知道他,下半学期是陈彦老师教的,两位老师两种风格,所以说,对上老师的胃口,适应不同的教法,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学识修养。要跟着老师所指的方向走,而不是步步紧跟。
中国文化通论Survery Course of Chinese Culture
系统的学习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分析和归纳中国文化的成就和本质特点,同样也是传播中国文化。
这门课把把它当作“趣味课”,学到的是很多零散的小知识又是大学问,这就需要课后下点功夫,化零为整,把一个个知识点串联综合起来,全面把握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中学到的关于禁忌等问题还是在礼仪交往中很实用的,有利于提升个人修养。根据我们专业的特质,这些很具有传统性质的文化也许不为人所熟知,但是在对外交流、教学中不能被忽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Survey Course of the Chinese as a Secongd Language
学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对外汉语的性质、发展变化、学科特点、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规律等等。
这门课程也是大二学的,如果说大一的时候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懵懵懂懂,不停地在问:我这个专业学出来今后到底从事什么?那么二年级就一定要有个清楚的认识,这门课程个人认为是个搞清楚定位与方向的课程,上课的内容要记录详细,最具有实践性的是期末有试讲,感觉很挑战性的,模拟教授外国学生感受课堂气氛,当然从中也学到此外的很多东西:同学之间的合作,因为写教案,整理查找资料是个很繁琐的过程,还要制作PPT,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感觉学完这门课,经历了一个从学基础知识到真正走向讲台的实践过程,虽然是模拟情景下的,但也为我们今后面对外国学生开了第一扇门。
另外补充一下,我们专业还开设第二外语的课程,目前三届学生的二外语种就是日语或韩语。
OVER 先介绍到这里,学弟学妹们还有什么问题也尽管问吧相信这里还有03级的学姐学长,他们也会给予热情解答哦
本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今年升为一本,虽然现今还没有毕业生,但是前景无限哦
本专业将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对外汉语专业学习和双语双文化的熏陶,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能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能熟练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来开展多种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其他有关涉外工作,如涉外文书写作,外事工作,外贸工作,翻译,涉外管理工作等,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出复合型、实用型的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课程由四个板块构成:
公共必修课(含学位课和非学位课):马哲、毛思、邓论、世政经、思德、法律基础(以上几门课改后有了改动、合并)军事、大学英语(一~六级)、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专业必修课(含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古文学、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通论、外国文学、基础协作、逻辑、英语听说等
另外还有为拓展知识面、适应面开设的多种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对于新生们下面就来做一下重点专业课程+学后感言啦:{自己是04级的,经验还不算很丰富,大家学习互补啦~}
现代汉语Modern Chinese:
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系统讲授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培养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并侧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语有关问题。
大一学年这门课是很重要的,基点占的比重也蛮大的,学弟学妹们可要好好学。我是张谊生老师教授的,教材《新编现代汉语》语法部分就是他参与编写的,也很敬业,有问题他都认真解答,为人随和幽默。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很枯燥,还有国际音标发音什么的,但是后来学得越多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虽说现代汉语听上去人人都会,但个中规律绝不能轻视,由于本专业的双向性,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如能稳扎稳打,对以后的课程甚至外教都帮助极大,很留学生交流时此感颇深。当然,上课的笔记也是相当重要的,帮助课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古代汉语Archaic and Ancient Chinese
主要学习古代书面语,涉及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音(格律)、语法等内容,熟练阅读古文原文,自主学习,学会使用工具书。
感觉大学的古文学习和高中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还是熟悉的文章,但是思考的范围和角度明显提高一个层次,一下子可能不适应,大二学年的这门课程也是相当重要的。要用灵活的思路去学习古文,查阅古书籍。在这里要提一下,多泡泡图书馆,翻翻那些陈旧的书籍对丰富思想是很有帮助的。虽然不是正统的中文系,但是学好这门课,增加这么一份文化底蕴对于今后的对外交流也是举足轻重的。王弘治老师的教授也得益颇多,熟记活用四角号码对于古文字的查阅既快速又方便。
中国古代文学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及重点作家作品,提高分析鉴赏水平,了解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
这门课程是大二大三两年学习完成的,内容很丰富,需要耐心的钻研。从古到今,一个漫长的历程,所学的知识远比高中的繁杂,不过这对学文科的学生来说应该还是驾轻就熟的。个人觉得这门课程自己多花时间阅读,汲取各书的精华,最重要的是沥青一个思路,在掌握脉络的基础上关注细节,善思多问。我们人文学院的优秀老师很多,师资力量很强的,这个资源要好好利用,平时私下也可以和老师多交流,他们都愿意倾囊相授的的,所以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不敢发问哦。
基础写作Basic Writing
讲授汉语写作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同时进行一定量的应用文写作训练,并侧重从对外汉语的角度训练写作能力和写作教学能力。
经历了高考作文的同学接触到大一的这门基础写作课应该也是能轻松应对的,给我授课的是周红老师,很和蔼的,她还参与高考作文出题呢。可能在高中的时候接触得较多的文体是议论文,散文,而现在踏入了大学,就要多关注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判断是非,所以在写作课上,看到的多数是调查报告之类的文章,时代性、社会性较强,难免会一下子不适应,但是多看多写就会慢慢习惯的。建议大家多阅读各大学的学报,借鉴一下,现刊过刊阅览室都有,随时可以去翻翻,开阔一下眼界,对以后写论文也很有帮助哦。记得那时候周老师布置给我们的考试是做一份调查报告,写出自己亲身经历,这样对自身真的是很有帮助。另外,课堂上还涉及到申论等问题的专业写作,总之这门课是挺实用的,能说会写,万事OK。
中国现当代文学20th Century Chinese Liturature
课程主要介绍从“五四”时期到当代的中国文学发生、发展历程,包括文学思潮、流派,重点作家和作品,,提高对象当代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
这门课程也是要大一学年完成的,看着厚厚的教材有些头疼,考试的时候要看的东西又是那么的多,那么我要说,这门课是“功夫在课外”,当然课本要把握住,也要挤出时间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那么你会发现,人物羽翼渐丰,脉络也逐渐清晰,主旨更容易把握了。可以挑一些重点作为自己的专门研究对象,这是个人建议。大一上半学期是杨剑龙老师教我们的,知道都市文化E研究院的一定知道他,下半学期是陈彦老师教的,两位老师两种风格,所以说,对上老师的胃口,适应不同的教法,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学识修养。要跟着老师所指的方向走,而不是步步紧跟。
中国文化通论Survery Course of Chinese Culture
系统的学习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分析和归纳中国文化的成就和本质特点,同样也是传播中国文化。
这门课把把它当作“趣味课”,学到的是很多零散的小知识又是大学问,这就需要课后下点功夫,化零为整,把一个个知识点串联综合起来,全面把握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中学到的关于禁忌等问题还是在礼仪交往中很实用的,有利于提升个人修养。根据我们专业的特质,这些很具有传统性质的文化也许不为人所熟知,但是在对外交流、教学中不能被忽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Survey Course of the Chinese as a Secongd Language
学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对外汉语的性质、发展变化、学科特点、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规律等等。
这门课程也是大二学的,如果说大一的时候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懵懵懂懂,不停地在问:我这个专业学出来今后到底从事什么?那么二年级就一定要有个清楚的认识,这门课程个人认为是个搞清楚定位与方向的课程,上课的内容要记录详细,最具有实践性的是期末有试讲,感觉很挑战性的,模拟教授外国学生感受课堂气氛,当然从中也学到此外的很多东西:同学之间的合作,因为写教案,整理查找资料是个很繁琐的过程,还要制作PPT,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感觉学完这门课,经历了一个从学基础知识到真正走向讲台的实践过程,虽然是模拟情景下的,但也为我们今后面对外国学生开了第一扇门。
另外补充一下,我们专业还开设第二外语的课程,目前三届学生的二外语种就是日语或韩语。
OVER 先介绍到这里,学弟学妹们还有什么问题也尽管问吧相信这里还有03级的学姐学长,他们也会给予热情解答哦
2008/5/23 18: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