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和满清圣祖康希皇帝的残暴对比
浏览量:822 回帖数:1
1楼
朱元璋残暴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了,我亦无意给他翻这个案,只是觉得朱的残暴只是其一面,而且这一面似也不应该做泛泛的理解。就其残暴的对象来说,多半是地主官僚,而其相反的一面则是对农民大众发自内心的同情心。
容我在此把他与清朝康熙皇帝比较,康熙皇帝被后世称为仁皇帝,只是不知这仁字何来?细细想来,康熙皇帝确实也算仁,可是其仁的对象乃是满清八旗,其中包括少数汉人,而其相反的一面则是对广大汉人的暴。康熙朝之圈地、迁界禁海、文字狱等等,无不使得大批大批的无辜者倒在血泊之中。
可惜这无比的惨烈非旦被人遗忘,而且被所谓的“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光环笼罩。于是,对汉人残暴而对特权寄生阶层仁慈者被誉为仁皇帝,对人民同情而对官僚地主严酷者则被批为暴君,世间奇事莫过于此。
对于所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一直到现在,都有人觉得是无比的惠民之政,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人口过多对于国家,社会,人民的坏影响,现在的人大多是知道的了!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亦在其《日知录》中写道:“长生而人多,世何以容?”且不谈何以容,就说这个赋吧,根本就没有“永不加赋”,清国人民亦未从此令中得到过多少实惠!
毛佩琦先生在其所著《永乐大帝》一书中写道:“为了给晋王作陵园,晋世子朱济熺向朱元璋请求民地一千一百余亩。朱元璋命其以八百亩为限。这样犹恐妨民,又命令所占田地以附近官地给予偿还,并根据被占地的多少,分别赐给钞币。朱元璋为表示对晋王的哀掉,辍朝三日。这些都与对秦王的态度大不相同。不久朱元璋便命济熺嗣了晋王之位。”
回想康熙朝的迁界禁海,圈地等种种作为,我想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与康熙朝“抢”民之地比较起来,朱元璋的时代简直就是天堂了!
若谈阶级立场,我觉得今日农民朋友骂朱元璋残暴或者达官贵人骂康熙残暴都太不应该了!
朱元璋残暴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了,我亦无意给他翻这个案,只是觉得朱的残暴只是其一面,而且这一面似也不应该做泛泛的理解。就其残暴的对象来说,多半是地主官僚,而其相反的一面则是对农民大众发自内心的同情心。
容我在此把他与清朝康熙皇帝比较,康熙皇帝被后世称为仁皇帝,只是不知这仁字何来?细细想来,康熙皇帝确实也算仁,可是其仁的对象乃是满清八旗,其中包括少数汉人,而其相反的一面则是对广大汉人的暴。康熙朝之圈地、迁界禁海、文字狱等等,无不使得大批大批的无辜者倒在血泊之中。
可惜这无比的惨烈非旦被人遗忘,而且被所谓的“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光环笼罩。于是,对汉人残暴而对特权寄生阶层仁慈者被誉为仁皇帝,对人民同情而对官僚地主严酷者则被批为暴君,世间奇事莫过于此。
对于所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一直到现在,都有人觉得是无比的惠民之政,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人口过多对于国家,社会,人民的坏影响,现在的人大多是知道的了!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亦在其《日知录》中写道:“长生而人多,世何以容?”且不谈何以容,就说这个赋吧,根本就没有“永不加赋”,清国人民亦未从此令中得到过多少实惠!
毛佩琦先生在其所著《永乐大帝》一书中写道:“为了给晋王作陵园,晋世子朱济熺向朱元璋请求民地一千一百余亩。朱元璋命其以八百亩为限。这样犹恐妨民,又命令所占田地以附近官地给予偿还,并根据被占地的多少,分别赐给钞币。朱元璋为表示对晋王的哀掉,辍朝三日。这些都与对秦王的态度大不相同。不久朱元璋便命济熺嗣了晋王之位。”
回想康熙朝的迁界禁海,圈地等种种作为,我想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与康熙朝“抢”民之地比较起来,朱元璋的时代简直就是天堂了!
若谈阶级立场,我觉得今日农民朋友骂朱元璋残暴或者达官贵人骂康熙残暴都太不应该了!
签名档
http://yymforever.taobao.com
2005/4/30 3: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