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的老师们怎么这样!
浏览量:1074 回帖数:0
1楼
上海师大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全体本科毕业生论文因“不具学术性”未通过答辩,副校长证实该事件与指导教师和学院院长之间学术分歧有关,学校要求学生重写论文方能毕业
上海师范大学2002级油画本科班12名学生论文被集体“枪毙”,理由是“内容只能算作个人小结,不具学术性,需要重写”,而学生指导老师则认为避免了通常学生论文的“千篇一律和抄袭”,也没有泛泛空论。
事情的背后,是学院院长和指导教师的“学术分歧”。针对这一事件,学校介入调处,要求学生重写论文才能毕业,然后解决两人的学术矛盾。5月24日,上海师大美术学院2006届油画班的全体学生论文不及格,院长徐芒耀与指导老师刘大鸿的学术分歧成为矛盾焦点。
郭圣良躺在床上,使劲的抽烟。6月13日,上海师范大学东6宿舍508室,打好包的画册、被子放在一边。
临近毕业还有8天,但眼下,郭圣良和他的11名同学,能不能毕业还是个问题。
这一天,他们再次接到学校的通知,“毕业论文,必须重写,14日交到学院学生处。”
郭是上海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上海师大”)美术学院绘画系2002级应届本科毕业生,5月12日,在论文答辩中,该班12名学生整体通过,其中3人成绩优秀,其后的5月24日,美术学院院长徐芒耀主持召开学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次评审会,评定这些学生的论文“不及格”。
“内容不具学术性,格式也不规范。”一个星期后,学院学位委员会给出了论文被集体枪毙的理由。
“因为老师之间学术以及教学观念的不同,导致了我们现在的下场。”事后,12名学生向校方递交公开信,提出该班指导老师刘大鸿与院长徐芒耀学术观点相左、双方在教学思路上摩擦不断才发生这种情况。
6月1日,该校党委书记、校长专门牵头召开研讨会,派学校教务处介入此事,重新拟定题目,让学生们重写论文。
《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
郭圣良在论文中还提到了自己的女友,说不愿意在上海师大找女朋友,是因为她们没文化,虽高考牛,但被教育制度搞傻了。
5月25日,郭圣良接到院办通知,要求重写论文,当时,这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正忙着筹办个人画展。一个多月后,在上海莫干山路“55画廊”,他将举办个人画展。
“我本不想因论文扯进更多的精力。”直到现在,郭圣良也不认为自己的论文有什么问题。
“老师让我讲讲教经济学的老师,他上课就给我们念课本,用不着那样的老师,学校里有很多‘废物’老师,教法律的老师,他表达得很清楚,很真实,在上课时,要求坐得端正,还抽查笔记,还注视着谁没在做笔记,目露凶光。”
这是郭圣良论文里的一段,他的这篇题为《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8000余字的篇幅讲述了大学中的“人和事”,共有4个部分,分别是“老师让我讲讲大学里的一些人”、“流行艺术”、“老师让我具体讲讲我的画”和“另一个地方”。
内容包括对大学期间同学、老师等身边人的记录,提到了“同学减肥”,提到了芙蓉姐姐,有对他的老师、同学在生活、学习和创作理念上的描述,也有他对艺术史理论和绘画的实际感受。
除此之外,郭圣良在自己的论文中还提到了自己的女朋友,说他妈妈问他干吗不在上海师大找个女的,他说她们没文化,虽然高考很牛,但都很傻,教育制度把她们都搞傻了,所以他认为在杭州教书时认识的女朋友“有文化”,“虽然她高考文化课七百五的总分,才考了三百出头。”
但并非所有的论文都讲了大学中的人和事。
学生金燕燕由“技法、想法之间孰轻孰重”引申出对“大学四年学习的感想”,总结出“怎么去利用现有
上海师大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全体本科毕业生论文因“不具学术性”未通过答辩,副校长证实该事件与指导教师和学院院长之间学术分歧有关,学校要求学生重写论文方能毕业
上海师范大学2002级油画本科班12名学生论文被集体“枪毙”,理由是“内容只能算作个人小结,不具学术性,需要重写”,而学生指导老师则认为避免了通常学生论文的“千篇一律和抄袭”,也没有泛泛空论。
事情的背后,是学院院长和指导教师的“学术分歧”。针对这一事件,学校介入调处,要求学生重写论文才能毕业,然后解决两人的学术矛盾。5月24日,上海师大美术学院2006届油画班的全体学生论文不及格,院长徐芒耀与指导老师刘大鸿的学术分歧成为矛盾焦点。
郭圣良躺在床上,使劲的抽烟。6月13日,上海师范大学东6宿舍508室,打好包的画册、被子放在一边。
临近毕业还有8天,但眼下,郭圣良和他的11名同学,能不能毕业还是个问题。
这一天,他们再次接到学校的通知,“毕业论文,必须重写,14日交到学院学生处。”
郭是上海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上海师大”)美术学院绘画系2002级应届本科毕业生,5月12日,在论文答辩中,该班12名学生整体通过,其中3人成绩优秀,其后的5月24日,美术学院院长徐芒耀主持召开学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次评审会,评定这些学生的论文“不及格”。
“内容不具学术性,格式也不规范。”一个星期后,学院学位委员会给出了论文被集体枪毙的理由。
“因为老师之间学术以及教学观念的不同,导致了我们现在的下场。”事后,12名学生向校方递交公开信,提出该班指导老师刘大鸿与院长徐芒耀学术观点相左、双方在教学思路上摩擦不断才发生这种情况。
6月1日,该校党委书记、校长专门牵头召开研讨会,派学校教务处介入此事,重新拟定题目,让学生们重写论文。
《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
郭圣良在论文中还提到了自己的女友,说不愿意在上海师大找女朋友,是因为她们没文化,虽高考牛,但被教育制度搞傻了。
5月25日,郭圣良接到院办通知,要求重写论文,当时,这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正忙着筹办个人画展。一个多月后,在上海莫干山路“55画廊”,他将举办个人画展。
“我本不想因论文扯进更多的精力。”直到现在,郭圣良也不认为自己的论文有什么问题。
“老师让我讲讲教经济学的老师,他上课就给我们念课本,用不着那样的老师,学校里有很多‘废物’老师,教法律的老师,他表达得很清楚,很真实,在上课时,要求坐得端正,还抽查笔记,还注视着谁没在做笔记,目露凶光。”
这是郭圣良论文里的一段,他的这篇题为《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8000余字的篇幅讲述了大学中的“人和事”,共有4个部分,分别是“老师让我讲讲大学里的一些人”、“流行艺术”、“老师让我具体讲讲我的画”和“另一个地方”。
内容包括对大学期间同学、老师等身边人的记录,提到了“同学减肥”,提到了芙蓉姐姐,有对他的老师、同学在生活、学习和创作理念上的描述,也有他对艺术史理论和绘画的实际感受。
除此之外,郭圣良在自己的论文中还提到了自己的女朋友,说他妈妈问他干吗不在上海师大找个女的,他说她们没文化,虽然高考很牛,但都很傻,教育制度把她们都搞傻了,所以他认为在杭州教书时认识的女朋友“有文化”,“虽然她高考文化课七百五的总分,才考了三百出头。”
但并非所有的论文都讲了大学中的人和事。
学生金燕燕由“技法、想法之间孰轻孰重”引申出对“大学四年学习的感想”,总结出“怎么去利用现有
签名档
浙大~~
2012/2/3 13: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