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互联”征集令!——秀图片,赢微单!
浏览量:4613 回帖数:59
1楼
网络的互助性培养出众多“网上雷锋”,而网络的隐蔽性又会造成青少年道德感弱化。网络的互助性是互联网上人际交往的一大德性的创新。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上紧急救助的动人事例屡见报端,在我们调研过程中也有这样的事例。一位职业青年的妻子剖腹产后,手术伤口感染,医院治疗没有效果,他就在网上发布求救信息。时隔不久,他就收到了来自众多网民的电子邮件,有的是有这方面经历的人,有的是职业医师,还有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向他提供解决方法,即使一些门外汉也热情地告诉他可以在哪里获得帮助。后来他根据网友们提供的信息,与医院探讨出治疗方案,解除了他妻子的痛苦。网络上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现象也值得人们去重视。据调查,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青少年网络道德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其次也有可能波及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2014/4/23 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