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进来一下
浏览量:373 回帖数:3
1楼
上海师范大学——对于自考生来说,相信很多人想读也愿意去读吧?然而...
他们承诺:自考生在校待遇与统招生一样。到那才知道他们漏了3个字“‘完全不’一样”。
比如:自考生没有固定教室。实行哪个教室统招生没用就自考生上课,平时课少的可怜,一周的所以科目+课时都不足双休日两天。可以想象平时生活是多闲散。有同学算过账最后得出:每分钟每人上课费用是1元。如果一班40人算,1分钟就是40元。他们采用同专业共同上课,不管你是哪年进来的都一起学,他们不会管你成绩怎样,考不出最好,交学费
自考生不能进图书馆,学生证刷卡吃饭多扣10%,统招生补贴10%
学校的很多地方对于自考生了说都是禁区。
将近考试想复习连教室都没有,自己找等人来上课了再厚着脸皮闪
自考生的宿舍犹如难民窟,公厕那么大的地方住7个人,8张床2个柜子,电费自理1元1度。
另外还要交书费300(4本课本+4本练习)自己去书店买打9折用不了100还是正版的呢,还是全新的,他们发的有些还是别人用过的
......
刚进去是很多同学都后悔,感觉被骗了,他们把最难的选修课给我们上,连认教老师都说没什么通过率。第二年我们班少了几乎一半同学。
对于交钱的同学班主任(临时聘请的阿姨)笑脸相迎,不交学费的同学恶脸相向...
上海师范大学——对于自考生来说,相信很多人想读也愿意去读吧?然而...
他们承诺:自考生在校待遇与统招生一样。到那才知道他们漏了3个字“‘完全不’一样”。
比如:自考生没有固定教室。实行哪个教室统招生没用就自考生上课,平时课少的可怜,一周的所以科目+课时都不足双休日两天。可以想象平时生活是多闲散。有同学算过账最后得出:每分钟每人上课费用是1元。如果一班40人算,1分钟就是40元。他们采用同专业共同上课,不管你是哪年进来的都一起学,他们不会管你成绩怎样,考不出最好,交学费
自考生不能进图书馆,学生证刷卡吃饭多扣10%,统招生补贴10%
学校的很多地方对于自考生了说都是禁区。
将近考试想复习连教室都没有,自己找等人来上课了再厚着脸皮闪
自考生的宿舍犹如难民窟,公厕那么大的地方住7个人,8张床2个柜子,电费自理1元1度。
另外还要交书费300(4本课本+4本练习)自己去书店买打9折用不了100还是正版的呢,还是全新的,他们发的有些还是别人用过的
......
刚进去是很多同学都后悔,感觉被骗了,他们把最难的选修课给我们上,连认教老师都说没什么通过率。第二年我们班少了几乎一半同学。
对于交钱的同学班主任(临时聘请的阿姨)笑脸相迎,不交学费的同学恶脸相向...
2010/3/27 15:33:51
2楼
我认为自考生不应受到大学的歧视
自考生作为具有国家承认的学历的公民,不应当在招生、考公务员等各种国家和社会行为中受到歧视 。
不仅如此,从自考生平等待遇入手,还可以解决我们社会中的很多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自考生与统一招生的全日制公费生与自费生的最根本的身分差别在于:后者从招进的那一天起,就有一个国家的统一计划指标,分配时就自带在国家计划部门确认和备案的人事关系,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待遇也完全不一样。过去的说法是,统招生从进校那天起,就是没有工作的“干部身分”;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和人事体制改革以后,国家不再保证分配一个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的工作,但是统招生的这种身分性质还是没有变。这一点是中国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档案制度的产物,很多年轻的学生并不了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还认为自己读的自考与统招生只是受教育的方式不同,其他方面都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不是。因此,如果能够彻底改革和抛弃统招生人事计划指标与学历的附属关系,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干部聘任制度、户口制度、政治体制改革都能向公平、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国家行为如招生、招聘中给自考生以平等待遇,是一个关系到全民的自由平等、人性解放的大事。
由于自考体制的原因,自考生作为一个整体的学术修养比受过正规教育的本科生的整体要差,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
自考生应当享受平等待遇和国民待遇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政治文明的表现,这是社会程序正义和形式正义的要求。但是这不能否认自考生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术修养上与统招生的差距。自考生作为整体学术修养相对较低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自身的原因来看,现在自考无门槛,初中生也可以参加自考,其人文背景当然要比统招生低。
第二,大学教育不是简单地学知识,还有学校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大学的讲座对于一个人的分数可能没有任何影响,是否去听也是自愿的,但是,有没有这种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学术素养当然效果不一样。
第三,现行的自考制度不科学导致了自考文凭的水分。我略举几例,如取得文凭的标准,法律自考生只要专科考过14科,本科考过15科就可以分别拿到专科和本科文凭。这样,实际上一个自考生拿到本科文凭只要参加29科的考试就行了,加上选修课也不过35门。而一个正规大学的本科生,要毕业至少得通过40科的考试。以简单的数量来说,仅就专业知识比较,不考虑个体情况的话,我说一个自考本科生所学的知识只是相当于正规教育的专科,一点也不过分。又如听课和接受老师的知识与思想传播这一点来比较,我们政法大学的刑法课分两个学期,总则和分则加在一起140课时,如果是法学院的学生(法学院下设有经贸法学院和民商法学院),还可能加开32小时经济刑法和32小时外国刑法,这样,刑法所学的课时就有200多小时,而现在自考办班的刑法课只有70小时左右,而且一般是4小时一次课,实际上课时间约3小时,这门课实际上上了50多课时。只相当于统招生的4分之1。就外语而言,统招本科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自考本科生不要学士学位的话只需要通过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的考试。何况还有另外的两个因素:自考学生管理较松,因为容易过关,很少听课;上自考课的老师当然也难得名师。(这就牵涉一个教育不公的问题,同样交钱上学自考生不仅是读书期间是学生中的二等公民,毕业以后也受到了歧视。)
第四,自考试题与本科生的平时考试试题比较,要求低到了惊人的程序,而且评分的标准也很低。我本人在多年前出过自考试卷,也参加过自考阅卷,应当有发言权。也许这一点对于并没有参加过正规本科考试的自考生而言会很不服气,当然这不是自考生的错,是国家把标准放得太低了。
由于以上原因,自考生在学术和知识方面的素养作为整体当然要次一些。我指导的研究生中有5个自考生考取的,我就坦率告诉他们这种差距,以期望他们能予以弥补。
我认为自考生不应受到大学的歧视
自考生作为具有国家承认的学历的公民,不应当在招生、考公务员等各种国家和社会行为中受到歧视 。
不仅如此,从自考生平等待遇入手,还可以解决我们社会中的很多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自考生与统一招生的全日制公费生与自费生的最根本的身分差别在于:后者从招进的那一天起,就有一个国家的统一计划指标,分配时就自带在国家计划部门确认和备案的人事关系,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待遇也完全不一样。过去的说法是,统招生从进校那天起,就是没有工作的“干部身分”;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和人事体制改革以后,国家不再保证分配一个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的工作,但是统招生的这种身分性质还是没有变。这一点是中国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档案制度的产物,很多年轻的学生并不了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还认为自己读的自考与统招生只是受教育的方式不同,其他方面都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不是。因此,如果能够彻底改革和抛弃统招生人事计划指标与学历的附属关系,就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干部聘任制度、户口制度、政治体制改革都能向公平、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国家行为如招生、招聘中给自考生以平等待遇,是一个关系到全民的自由平等、人性解放的大事。
由于自考体制的原因,自考生作为一个整体的学术修养比受过正规教育的本科生的整体要差,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
自考生应当享受平等待遇和国民待遇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政治文明的表现,这是社会程序正义和形式正义的要求。但是这不能否认自考生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术修养上与统招生的差距。自考生作为整体学术修养相对较低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自身的原因来看,现在自考无门槛,初中生也可以参加自考,其人文背景当然要比统招生低。
第二,大学教育不是简单地学知识,还有学校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大学的讲座对于一个人的分数可能没有任何影响,是否去听也是自愿的,但是,有没有这种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学术素养当然效果不一样。
第三,现行的自考制度不科学导致了自考文凭的水分。我略举几例,如取得文凭的标准,法律自考生只要专科考过14科,本科考过15科就可以分别拿到专科和本科文凭。这样,实际上一个自考生拿到本科文凭只要参加29科的考试就行了,加上选修课也不过35门。而一个正规大学的本科生,要毕业至少得通过40科的考试。以简单的数量来说,仅就专业知识比较,不考虑个体情况的话,我说一个自考本科生所学的知识只是相当于正规教育的专科,一点也不过分。又如听课和接受老师的知识与思想传播这一点来比较,我们政法大学的刑法课分两个学期,总则和分则加在一起140课时,如果是法学院的学生(法学院下设有经贸法学院和民商法学院),还可能加开32小时经济刑法和32小时外国刑法,这样,刑法所学的课时就有200多小时,而现在自考办班的刑法课只有70小时左右,而且一般是4小时一次课,实际上课时间约3小时,这门课实际上上了50多课时。只相当于统招生的4分之1。就外语而言,统招本科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自考本科生不要学士学位的话只需要通过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的考试。何况还有另外的两个因素:自考学生管理较松,因为容易过关,很少听课;上自考课的老师当然也难得名师。(这就牵涉一个教育不公的问题,同样交钱上学自考生不仅是读书期间是学生中的二等公民,毕业以后也受到了歧视。)
第四,自考试题与本科生的平时考试试题比较,要求低到了惊人的程序,而且评分的标准也很低。我本人在多年前出过自考试卷,也参加过自考阅卷,应当有发言权。也许这一点对于并没有参加过正规本科考试的自考生而言会很不服气,当然这不是自考生的错,是国家把标准放得太低了。
由于以上原因,自考生在学术和知识方面的素养作为整体当然要次一些。我指导的研究生中有5个自考生考取的,我就坦率告诉他们这种差距,以期望他们能予以弥补。
2010/3/27 2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