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

楼主

娇身冠养 [离线]

6VIP

发帖数:349 积分2983
1楼

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个方面。 

(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两大任务:教育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指导 
三大功能:描述与测量;解释与说明;预测与控制。 

(三)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1)古代思想起源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柏拉图:知识即回忆。 
亚里士多德: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和邻近律。 
(2)近代思想起源 
十七世纪,洛克提出白板说。 
十七世纪, 夸美纽斯首次提出儿童学习能力存在年龄差异。 
十八世纪中叶,卢梭出版《爱弥尔》,提倡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 
十八、十九世纪,裴斯塔洛齐倡导教育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艾宾浩斯研究学习与记忆。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领域中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派。 
(2)发展时期(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末) 
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3)成熟时期(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认知学习理论逐渐进入了发展与兴盛的时期,发展起了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中出现了另一种思潮-人本主义。 
(4)深化拓展时期(八十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越来越深入,视角越来越综合。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1)学习观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社会文化互动。 
(2)研究层面纵深化:与脑科学研究结合。 
(3)研究内容复杂化化:研究真实社会文化情境中的复杂的认知、学习和人际互动过程。 
(4)研究范围宽广化:研究不同学科的学习和教学问题,研究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问题,以及研究学校以外的各种情境中的学习问题(如成人学习、基于工作的学习、终身学习等)。 
(5)研究方法多元化。 
(6)研究问题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7)研究途径越来越综合化和跨学科化。 

二、学习及其类型 
(一) 学习的实质 
学习指由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具体解析:经验包括外部刺激与个体练习;外在行为或内在潜能的变化;经验和练习导致的变化;学习与操作表现的关系;学习范围十分广泛。 

(二) 学习的作用 
(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学习是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保持平衡的必要条件。动物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需要学习,而人不仅要适应环境,而且要改造环境使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就更需要学习。可以广义地说,学习与生命并存,对一切具有高度组织形式的动物而言,生活就是学习。 
       
行为成分与动物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习能影响成熟 
(3)学习可促进心理发展...... 

北 师 大 三 人 行教 育 学心理学 历史学 12月1-4号冲
2005/5/15 12:22:51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