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生疑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
浏览量:929 回帖数:0
1楼
最近有一个据称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设在武汉大学内)的机构发
布了一个《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发,邱均平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我大致看了一下,对其他不熟悉的专业学科,我不敢
妄言,但是对自己相关的三个专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
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和实际水平还是比较了解。因此特地留
意了一下,发现一些令人生疑的现象。例如此报告第95页的汉语言文字学共列出
97个点,其排名顺序为:
A+5个,排名依次顺序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华
中师范大学
A14个,排名依次顺序是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
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B+30个,按顺序为: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福建师范
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安徽师范大
学、苏州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温州师范
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广西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湘潭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
对以上的排名,我的疑问是,在A+的5个学校中,安徽大学竟然名列其中,
高于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全国名列
第四。无论如何,这些A级类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学者,恐怕没有一所大学
能够认同的。至少,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我们可以随意列举出一
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而安徽大学呢?安徽大学能够举出任何一位教授与我所列
举的以上任何一所大学的教授相比吗?甚至说,安徽大学与排名在26位的上海师
范大学都不能相比,查上海师范大学的好几位博导都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安徽大
学博导的知名度能与他们一比吗?上海师范大学的排名也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据
我所知,上海师大在1987年就得到博士点,当时有现代汉语博士点的只有语言所、
北大、复旦与上海师大四所学校,而现在竟然排在26位,比去年评博落榜的南昌
大学要后10位。
在A级的14所大学中,山东大学排名第一,西南大学排列在暨南大学和南开
大学之前,也令学者们意外,很不合实际的学术成就。尽管根据研究者所提供的
所谓评估指标有一大堆(恕不一一列举),但是我们依据上面的结果很难相信研
究者完全依据了那些所谓的指标。这些指标或许仅仅就是个蒙人的外表,实际的
操作过程,我们并不知道。
或许我们可以从研究者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假设性解释”:
一、北大、复旦、南京大学等,必须给列在最前,否则他们势必面临舆论压
力。只要这些学校没意见,他们的评估也就会得到承认。
二、去年博士点评选中南昌大学落榜,河北大学排首位,这次名次排列南昌
位列16,河北大学33。苏州大学、首都师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得到一级学科,而
暨南大学落选,这次排名暨南大学13位,首都师大27位,北京语言大学28位,苏
州大学30位。这里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去年博士点与一级学科的评选不公平,
使更好的南昌大学与暨南大学落榜;或者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有意顺应南昌
大学想得到博士点、暨南大学想得到一级学科的需要而提高他们的名次,否认去
年的专家评选。
三、刚评上博士点的学校,名次也偏高,如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
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它们都比上海师大、首都师大、苏州大学高。估
计是他们刚刚用过“功”,余热还在;
四、曾经在评博过程中花过大钱的单位也普遍高,大家心里明白;
五、传统语文学比现代语言学高,如湖南师大、浙江大学、华东师大、安徽
大学、南京大学,都是搞文字、训诂(请问邱先生,假如这个猜测正确,凭什么
传统语文学的研究要比现代语言学的研究高?);
最近有一个据称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设在武汉大学内)的机构发
布了一个《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发,邱均平等
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我大致看了一下,对其他不熟悉的专业学科,我不敢
妄言,但是对自己相关的三个专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
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和实际水平还是比较了解。因此特地留
意了一下,发现一些令人生疑的现象。例如此报告第95页的汉语言文字学共列出
97个点,其排名顺序为:
A+5个,排名依次顺序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华
中师范大学
A14个,排名依次顺序是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
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B+30个,按顺序为: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福建师范
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安徽师范大
学、苏州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温州师范
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广西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湘潭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
对以上的排名,我的疑问是,在A+的5个学校中,安徽大学竟然名列其中,
高于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全国名列
第四。无论如何,这些A级类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学者,恐怕没有一所大学
能够认同的。至少,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我们可以随意列举出一
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而安徽大学呢?安徽大学能够举出任何一位教授与我所列
举的以上任何一所大学的教授相比吗?甚至说,安徽大学与排名在26位的上海师
范大学都不能相比,查上海师范大学的好几位博导都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安徽大
学博导的知名度能与他们一比吗?上海师范大学的排名也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据
我所知,上海师大在1987年就得到博士点,当时有现代汉语博士点的只有语言所、
北大、复旦与上海师大四所学校,而现在竟然排在26位,比去年评博落榜的南昌
大学要后10位。
在A级的14所大学中,山东大学排名第一,西南大学排列在暨南大学和南开
大学之前,也令学者们意外,很不合实际的学术成就。尽管根据研究者所提供的
所谓评估指标有一大堆(恕不一一列举),但是我们依据上面的结果很难相信研
究者完全依据了那些所谓的指标。这些指标或许仅仅就是个蒙人的外表,实际的
操作过程,我们并不知道。
或许我们可以从研究者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假设性解释”:
一、北大、复旦、南京大学等,必须给列在最前,否则他们势必面临舆论压
力。只要这些学校没意见,他们的评估也就会得到承认。
二、去年博士点评选中南昌大学落榜,河北大学排首位,这次名次排列南昌
位列16,河北大学33。苏州大学、首都师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得到一级学科,而
暨南大学落选,这次排名暨南大学13位,首都师大27位,北京语言大学28位,苏
州大学30位。这里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去年博士点与一级学科的评选不公平,
使更好的南昌大学与暨南大学落榜;或者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有意顺应南昌
大学想得到博士点、暨南大学想得到一级学科的需要而提高他们的名次,否认去
年的专家评选。
三、刚评上博士点的学校,名次也偏高,如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
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它们都比上海师大、首都师大、苏州大学高。估
计是他们刚刚用过“功”,余热还在;
四、曾经在评博过程中花过大钱的单位也普遍高,大家心里明白;
五、传统语文学比现代语言学高,如湖南师大、浙江大学、华东师大、安徽
大学、南京大学,都是搞文字、训诂(请问邱先生,假如这个猜测正确,凭什么
传统语文学的研究要比现代语言学的研究高?);
2011/8/12 0:05:28